top of page
作家相片snpanisa

永寬化學電子報-第116期

已更新:2021年7月1日


實驗報告§模鑄型樹脂收縮的原因

許多重電設施都利用環氧樹脂來提供絕緣的特性,例如:比流器、比壓器、變壓器…等。我們偶爾接到這類的客戶反應:環氧樹脂硬化後表面不平整。分析其中的原因,經常可歸咎於環氧樹脂的收縮。樹脂在硬化的過程中,由液體轉變成固體,所以會有體積減少的收縮現象發生。我們可以在樹脂內添加合適的無機粉末(例如:石英粉),降低有機樹脂的比例,這樣就可以降低收縮。

另一個造成收縮的因素和烘烤溫度有關。樹脂直接在高溫(>110℃)硬化,冷卻到室溫後的收縮比較嚴重。若是先在低溫(80~90℃)烘烤,再升高溫度提高反應率,後面這種製程的收縮較小。

模鑄型樹脂收縮除了影響外觀以外,要特別注意成形後產品的性能。重電設備裡金屬材料與環氧樹脂兩種的熱膨脹係數不同,熱漲冷縮的反應會不一樣。溫度快速的劇烈變化常常造成樹脂龜裂,或者是兩種材料之間的剝離,破壞產品的電氣性質。烘烤完後緩慢降溫,可以減少兩者之間的收縮應力,避免這種現象發生。

─作者:助理研發工程師 劉運弦先生 永寬化學

 

關於永寬§無塵室裡的分裝製程

在製造的過程中,可能因為原料不潔或製造環境的關係,而有雜質混入產品。一般我們會利用濾網或濾袋來過濾,清除產品中的雜質;在某一些精密的電子應用領域,我們會在無塵室中進行最後的過濾與分裝,徹底的杜絕灰塵的污染。

目前永寬的無塵室是100,000等級。我們在裡面使用多管濾芯過濾產品,並在產品分裝結束後,利用光線仔細檢查膠管是否有雜質殘留。透過大家的努力與無塵室的設置,永寬許多產品已經符合電子業嚴格的要求,更有許多案例證明我們能夠提供市售品中微小顆粒最少,最「乾淨」的材料。

 

知識交流§消泡劑和濕潤劑的原理為何?

1. 消泡劑的原理:樹脂中經常有一些穩泡的物質,會提高氣泡液膜的強度,造成氣泡穩定不易破裂。消泡劑大多是表面張力很低的物質,很容易在液體的表面鋪展開來,吸收穩泡的物質,使氣泡的液膜局部變薄,造成氣泡破裂。最常見的消泡劑多是有機矽或者是有機矽與其他結構的共聚合物。由於消泡劑的作用是發生在液體表面,所以消泡劑和液體的相容性是消泡性能的關鍵。消泡劑和液體的相容性很好的時候,消泡劑不容易跑到液體的表面,所以消泡性能不佳。相容性不好的系統會有比較好的消泡性,但是可能會造成樹脂硬化以後表面缺陷、油面、難以接著塗裝...等其他缺點。消泡的原理很簡單,但是要選擇適當的消泡劑卻得做很多的實驗才行。

2. 濕潤劑的原理:高表面張力的液體無法在低表面張力的固體表面鋪展開來。為了改善這一種現象,在液體中加入一些界面活性劑來降低表面張力,這一種界面活性劑就稱為濕潤劑。濕潤劑的分子是由極性高和極性低兩個鏈段所構成的,極性高的鏈段和液體相容,極性低的鏈段指向外界環境,來達到降低表面張力的目的。評估濕潤能力的方法很簡單,只要將特定重量的液體(例如:50mg)滴在待評估基材的表面,經過一定的時間後量測液體擴散的最大表面積即可(單位cm2/g)。擴散面積越大,濕潤能力越好。

 

雙週好球 § 「自我評估」:高手過招

陳總告訴我,一個學生聯考成績好不好,看他走出考場的表現就知道了。他說成績普通的學生考出來,心裡想這也會寫、那也有寫,多半會認定自己考的不錯。這種學生通常要看到答案才知道這裡錯一題、那裡扣五分,最後放榜才發覺考的遠不如預期想像的好。成績好的學生呢?在寫考卷的時候就會有直覺,這裡寫的不順、那裡答案怪怪的,有空檔急著趕快回頭檢查,一走出考場就對失誤扼腕不已,好像要落榜一樣。通常有這種表現的學生,聯考成績多半不錯,因為唯有考試高手,才會有細膩的直覺,很快的知道哪裡考的好、哪裡考不好。

陳總說這種聯考成績的預測方法是他自己的親身經驗,加上觀察一大堆親朋好友、後生晚輩所歸納出來的。

我自己的兩次聯考經驗,和陳總的評論相當符合。我的國中成績屬於中等,按照校內模擬考來看:建中、附中沒份,大概只能考上第四志願。意外的是高中聯考當天,考卷寫起來感覺如有神助,隔天看了報紙公布的解答也是大致上不錯,以為可以僥倖考上建中。可惜放榜的時候回到現實,我只考上成功。我在高中三年級的時候,成績始終在班上的二、三名,照理來說大學聯考可以穩穩的過關。不過我在聯考的過程中,始終覺得寫的不夠好。特別是第一堂考數學,在寫的時候就知道有一個題組算錯,但是沒有足夠的時間重算,考試心情大受影響,覺得三年的努力白費了。後來收到成績單才知道,我考的還不錯。用另一個角度來說,我對自己太嚴格了。

是的,高手們多半採取比較嚴格的標準,反覆不斷的來「自我評估」,鞭策自己反省進步,所以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成就。低手們「自我評估」的標準相對寬鬆,考核頻率也是偶爾為之,很簡單就自我認定合格的情況下,當然就有很多表現不盡理想。

考試經驗如此,工作經驗也是如此。

─作者:李明旭博士 永寬化學



434 次查看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相關產品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