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npanisa

2012年12月16日4 分鐘

永寬化學電子報-第133期

更新日期:2021年7月1日

實驗報告 § 原料純度與Outgassing ?

因為樹脂釋放過多的有機揮發物會污染到電子元件本身,影響原先的功用,所以許多電子、光學元件都要求封裝材料具有低outgassing的特性。目前光電製程要求快速的情況下,UV膠水變成廣受歡迎的系統,但是它釋放有機揮發物的議題也備受關注。 簡易評估outgassing的方法有以下兩種:1、UV膠固化後,再加熱把低分子量或是反應未完全的有機揮發物趕至空氣中,最後量測試片所減少的重量,即是outgassing所揮發的重量。 2、UV膠固化後,再把試片拿去抽真空,最後量測試片所減少的重量,即是outgassing所揮發的重量。 減少outgassing揮發的重量可以從配方來著手:1、在配方中選用反應率較高的原料;2、選用較高分子量的原料;3、選用純度高的原料。特別是第3項,許多不同廠牌的原料其實純度並不一 樣,許多反應的副產物常常是高溫時outgassing的來源。左圖是某原料的GC-Mass光譜,除了綠色框框裡面的該項物質以外,其他都可視為不純物。有的廠牌不純物的比例很低,有的廠牌不純物的訊號卻多到嚇人。

─作者:黃治瑀先生


關於永寬 § 你們的ISO 是真的嗎?

不少企業投入時間和金錢獲取ISO認證,但是真正目的是什麼呢?是為了宣傳公司形象?還是為了進入大公司供應鏈?曾有客戶問我們:ISO是做真的還是假的?這個問題讓我們困惑了一下子,因為ISO的精神強調說寫做一致,SOP怎麼寫就怎麼做,表單真實紀錄每個步驟內容。如果ISO作假,要花許多精力和時間去將資料補齊,又沒有達到品質管理的目的,不是白忙一場嗎? 其實我們剛導入ISO的時候,因為經驗不足,規劃的不夠周全, 所以有一些表單無法如實呈現每個過程的內容。例如原物料進廠流程:早期設計比較簡單的通知單,但是跨部門的動作很多,為了防止疏漏,所以我們逐步的將各部門的動作設計在同一張表單裡面,目前已經更新到B.04版。 另外一個例子是退貨收繳單。早期填寫表單的流程並未串聯每個部門,導致部門與部門間的溝通有了斷層。曾經發生過的案例有:客戶退貨時廠內庫存品沒有同步隔離,導致客戶又收到同批號的產品,造成很大的困擾。後來我們將表單修正,列出整個完整的流程。如此一來,填寫表單的同仁們就能夠自然而然的通報每個部門,不會有疏漏的情況發生。退貨收繳單 落實ISO能夠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,減少浪費和客戶投訴,改善內部溝通,提高員工士氣,並且讓組織的制度、程序和架構建立完善的書面資料。一言蔽之就是就是「理性化」,從我們的表單就可以看出我們的努力,對不對?

─作者:余靜如、簡雪麗小姐


知識交流 § 什麼是A stage、B stage、C stage?

熱固性樹脂的硬化反應可以分成ABC三階段。A階段(A Stage)是指樹脂反應的前期,分子量還很低,呈現液體的階段。B階段(B Stage)是指樹脂反應的中期,分子量已經大到呈現固體的階段。但是此時的分子結構還未交聯,所得的固體產物會在較高的溫度時融化、流動,也可以被溶劑所溶解。C階段(C Stage)是指樹脂反應的末期,分子結構已經交聯的階段。此時所得的固體產物不會遇熱融化,也不會被溶劑所溶解。 有的樹脂B Stage很短,甚至於很不明顯,會直接從A Stage跳到C Stage。 有的配方B Stage很長,像模鑄成型材料、IC封裝材料、粉體塗料...等。這些材料在室溫下呈現固體,在高溫製程中可以融化成液體,最後再進一步反應成固體。這些材料就是利用樹脂B Stage的特性而發展出獨特的加工特性。


雙週好球 § 免費做三年 ?

我念碩士班的時代,「一般生」要兩年,「在職生」要三年才能夠畢業。每個考取研究所的學生第一件大事就是找指導教授開始做研究。特別是大牌有名的教授,學生們擠破頭爭取要進入他們的門下,但是每一位教授只能收三位學生,所以就形成僧多粥少的現象。我聽過一則故事:某位教授在評估要收哪幾位學生。有位「在職生」向該位教授爭取說:「老師收我吧,我可以免費幫你做三年!」這位老師聽了很不高興說:「什麼免費幫我做三年?應該是我免費讓你學三年吧!」這位「在職生」因此而落選。事後想想,我發現「免費做三年」和「免費學三年」的差別真的很大。當一個尚未入門的研究生把「做三年」當作競爭優勢的時候,沒有說出來的想法是「做三年苦工來換學位」?我想教授看不出這個學生的研究熱情,感覺比較像是條件交換的提議。一個實驗室的歷史往往是難以想像的付出。新進人員應該謙卑的爭取機會,展現承擔研究香火的壯志。若說:「拼了命來學三年」,或許意境就大大不同。 時間經過二十年,「做」和「學」的觀點在我身上變成是「現實」與「理想」的衝突。「現實」是很多新鮮人找工作的時候在乎薪資、休假、工作內容,這些都是「做」的角度來理解工作。我的認知是:新人會的東西很有限,還有很多東西要「學」呢!我們的「理想」是找到肯學的人,好好的教導。最近公司試著去定義「研發人員要有多少的業績,才算是幫公司賺錢?」。根據定義,分析歷年成績的結果顯示:研發人員年資在三年以內,獨當一面幫公司賺錢的機率實在是不高。這或許可以當「做」與「學」的註腳。

─作者:李明旭博士

    221
    0